以賽為媒,岱馬書寫海岬文旅融合新篇章
岱山,這座鑲嵌于東海之濱的“仙島”,曾以“海瀚、灘美、礁奇、山秀”的獨特風光聞名遐邇。如今,自然風光已不再是這座海島的唯一名片,蘊含著濃厚人文氣息的岱山馬拉松,正憑借其獨特的“山?;颉保蔀楫?shù)匾粡埩鲃拥?a href=/tag/1339.html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城市名片。
作為舟山群島的第二大島,岱山擁有“蓬萊十景”的詩意傳說、北緯30度的黃金氣候帶,以及全國唯一的海岬地貌資源,卻長期面臨知名度不足、游客流量有限的困境。2018年,首屆岱山海岬半程馬拉松(以下簡稱“岱馬”)的舉辦,為這座海島開啟了“破圈”之路。
這場依托海島生態(tài)與人文底蘊打造的賽事,不僅讓跑者用腳步丈量岱山的海岬奇觀,更通過文體旅深度融合,推動岱山從“藏在深閨人未識”的瑰寶,躍升為長三角休閑旅游的新興目的地。
2025年,岱馬如期而至。踴躍報名的參與人數(shù)和攜家?guī)Э诘某鲇稳巳海瑹o一不述說著這座海島城市以賽事為支點撬動品牌升級的生動故事。在這里,馬拉松不僅是一場體育盛宴,更是一次城市與跑者的雙向奔赴。
從“小而精”到“標桿”,賽事品牌不斷升級
自2018年創(chuàng)辦以來,岱馬便以“全國唯一全海岬賽道”為核心競爭力,逐步從區(qū)域性賽事蛻變?yōu)殚L三角跑者心中的“寶藏賽事”。2025年,岱馬再度升級,以中國田協(xié)A類認證賽事的權威性,為跑者提供成績可溯的競技舞臺,同時以“小、精、美”的辦賽理念,打造差異化體驗。
面對3月30日江浙滬地區(qū)同期舉行幾十場馬拉松賽事的現(xiàn)狀,2025岱馬從自身特色出發(fā),首次將半程馬拉松關門時間延長至4小時,鼓勵跑者“慢下來”感受山海之美?!按伺e旨在打破傳統(tǒng)馬拉松的競技壁壘,讓岱馬跑者從競速的緊迫感中解放出來,放慢腳步、沉下心來享受一段心靈療愈之旅?!?a href=/tag/350.html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賽事組委會賽事總監(jiān)王威介紹到。
今年岱馬在賽道設計上,依舊堅持“山海詩畫”的美學呈現(xiàn),讓跑者在奔跑中領略當?shù)亍皪u、礁、沙、灣、村”交織的生態(tài)畫卷。
這條岱馬賽道從岱山體育館啟程,串聯(lián)北峰山步道的蔥郁、鹿欄晴沙的壯闊、中國海岬公園的奇崛,形成一條21.0975公里的“海岬畫廊”。同時,為提升跑者舒適度,賽事組委會還對賽道進行優(yōu)化:鹿欄晴沙賽段由此前硬質(zhì)沙灘調(diào)整為平坦木棧道;新增的“龍頭-鹿欄晴沙田園綜合體”路段,更將鄉(xiāng)村振興成果融入奔跑體驗,展現(xiàn)海島發(fā)展的多維圖景,讓跑者穿行于山海與田園之間,見證鄉(xiāng)村振興的蛻變。重新設計的路線,讓整條賽道不僅是一座“開放的競技場”,更成為一條“沉浸式旅游線路”。
此外,往屆賽事備受好評的“山海同框”攝影服務在2025年再次升級,并憑借多維度服務俘獲了更多跑者的青睞。那些通過航拍與俯拍捕捉到的跑者與自然交融的瞬間,成為每一位岱馬跑者的專屬瞬間;而通過社交媒體分享這些瞬間的跑者,更成為岱山風光最好的“代言人”。
岱馬的成功,不僅在于賽事本身,更在于其作為“超級鏈接器”的角色。城市的對外包容、市民對跑者釋放出的熱情、賽道上的特色文化展示則賦予岱馬更多的人情味與趣味。
如今的岱馬,已不僅僅是一場體育賽事,更成為撬動海島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的重要支點——通過串聯(lián)文旅要素、盤活在地資源,岱馬依托21.0975公里的賽道,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文體旅發(fā)展路徑,推動這座海島從單一觀光向“賽事+文化+旅游”復合體驗轉型。
2024年,岱山全域旅游人次達291.5萬,同比增長12.35%,限額以上住餐營業(yè)額增速居舟山市首位。2025岱馬進一步放大“跑馬經(jīng)濟”效應:賽事期間,跑者可憑號碼布免費游覽鹿欄晴沙、雙合石壁等五大景點,帶動周邊餐飲、民宿消費;終點處現(xiàn)煮的岱山海鮮面、完賽禮包“岱山三寶”(東沙香干、倭井潭硬糕、沙洋曬生)則將地方特產(chǎn)轉化為可攜帶的城市記憶;頒獎儀式上頒發(fā)的岱衢組大黃魚更是引得陣陣圍觀……
除了經(jīng)濟價值的不斷賦能,岱馬同樣用自己的特有浪漫,助力當?shù)匚幕膫鞒泻屯茝V,讓非遺與賽事在這座島上共生共榮。
主辦方介紹,2025岱馬舉行期間,賽道沿線的非遺展演將當?shù)匚幕滋N一一體現(xiàn):漁嫂織網(wǎng)、打蓮湘、腰鼓等民俗表演,在為跑者加油助威的同時,更是讓岱山的獨特的民俗色彩與活力彰顯無遺。漁民畫傳承人創(chuàng)作的“燈塔主題”號碼布文件袋,則將傳統(tǒng)技藝融入現(xiàn)代賽事,成為連接跑者與岱山的情感紐帶……種種“動態(tài)文化展示”的形式,不僅增強了賽事趣味性,更讓非遺走出博物館,煥發(fā)新生機。
在岱山,賽事成為文化展示的舞臺,而文化又賦予賽事獨特的魅力。通過多年的融合碰撞,如今“岱馬=海洋文化體驗”的認知標簽已日益深入人心。
打造長三角休閑旅游目的地,城市名片日益打響
對于岱山而言,馬拉松不僅是體育賽事,更是一場“城市品牌營銷”與“產(chǎn)業(yè)升級實驗”。
2018年以來,通過電視和網(wǎng)絡直播鏡頭的呈現(xiàn),岱山馬拉松將當?shù)氐暮a碉L光與海洋文化推向全國。如今,“跑一場岱馬,游一座仙島”已成為長三角跑者的共識,賽事品牌與城市形象實現(xiàn)雙向賦能。
“如今的岱山,正以馬拉松為起點,加速布局全域旅游藍圖。”岱山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馬一博表示,隨著舟岱大橋的通車與長三角旅行商資源的整合,岱山更是從“賽事目的地”向“長三角海島休閑旅游目的地”不斷升級。
當跑者迎著東海朝陽跨過終點線,當游客在鹿欄晴沙的木棧道回味賽事激情,當“仙島岱山”成為長三角旅游攻略的高頻詞——這場馬拉松早已超越體育的范疇,成為一座城市向世界講述發(fā)展故事的生動載體。它昭示著,以生態(tài)為基、以文化為魂、以賽事為媒,一座小島,亦能在長三角城市群的競合中,找到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。
上一篇:天津大爺 冬練“三九”
下一篇:返回列表